小鲜肉设计师与老腊肉设计师

最近从设计群里看到了两个不同年龄段的设计师状态,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一位是95后的新浪设计师,刚离职。另一位工作近十年的准备换工作的设计师。这两种状态并没有对于错,而是我似乎从镜子中看到了曾经与未来。

小鲜肉设计师:新浪系的,水平不错,表现力丰富。欠思考。冲动,想干就干。

腊肉设计师:工作不成系统。水平一般,比较中规中矩,但也没有致命错误。却缺乏亮点与吸引力。

用鲜肉与腊肉形容不知道适合不适合。鲜肉:鲜嫩多汁,爽口,新鲜。腊肉:时间的洗礼,口味重,回味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在国内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很多设计师做到大约30来岁就转到了管理岗,曾经我一个同学说我只想做管理,再也不愿意坐在电脑前死抠那些图和细节。而在国外很多德高望重的设计师是年过半百的老者,他们还在打磨作品中每一个细节。日本的一些设计大师:杉浦康平、田中一光、佐藤晃一、原研哉、安藤忠雄、黑川纪章等,他们不仅对设计的追求达到了极致,设计思维也到了艺术与哲学的范畴,更多的理念体现了人性化、天人合一、宇宙、生命、人体等。

而今我也正奔走在即将成为老腊肉的路上,怎么能在专业上既能活力又能有深度呢?

归零心态

一个好哥们前年从北京洛可可辞职去了上海interbrand,他说他在面试时候有一句话回得特别好:当时部门老总问他为什么要来上海,你这样岁数能适应么。他说:我时刻保持一颗归零心态,不管我曾经做过什么项目,我把自己调整到零的状态,由此及彼。而他去了上海身边的同事几乎都是很优秀的90后。他感觉自己焕发一新,使不完的活力,后来他参与的中兴项目拿了红点大奖。归零心态,其实就是一种思维,让自己不拿经验来看事情,让自己像一个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水份饱满起来。曾经有一个往罐子里装水的故事:想要往自己的罐子注入更多的新鲜水,就要把里面已装的倒出一些。做设计也一样,五年前的设计风格和思路现在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甚至是out。那就要把自己归到零态,去以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手法做设计方案。

与时俱进

习大大在十五大中一直提到的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苹果的发布会每年都会带来一些新的改变,这些细节改变甚至都成了行业风标。而大众更是趋之若鹜。如今2016已被划为是vr的元年,那作为设计师更应了解vr能给我们带来改变,我们能做什么,能借鉴什么。比如阿里研发的buy+产品,更是引领电商行业的新体验。还有时下火到月球的直播app,不仅捧红了少男少女们,还带来了边看边买的购物体验。如果设计师还拿着五年前的设计套路,这些新的设计思路是根本不能实现的。所以对当下科技的了解,对时下流行的趋势不能行反之。而是顺应形势发展,不断提升自己。

少一些套路,多一些思考与行动

上周末,我去家附近的木北造型剪头发,通过大众点评搜到里面一个某某发型师评价不错,店面装修富丽堂皇,工作人员也贴心,又是银耳汤又按摩甚是舒服,剪头发前也一顿呱唧呱唧聊我的发质、头型、脸型……说的头头是道。最后拿剪刀剪头发时候……我是伤心欲绝呀。理发师也是技术,玩那么多体验服务,用户最终看的还是发型剪的咋样?做设计,也是技术专业,技术就是要拿作品来说话。

与其花心思在一些套路不如多动手画一画图标,多练一练手上功夫,多想一些思路方案。论语上说“勤于思,敏于行”,思考与行动是决定成效的关键。花没花心思与应付差事的设计作品,其实很好辨认。那就是细节的打磨。如果做了7、8年的设计师在细节上还不够到位,那就是思考不够,一直做流水线应付差事的工作。之前说到的那位新浪设计师,看他朋友圈发的很多状态就是:撸图。没事就钻到设计里去。

设计态度:热爱之心,匠心独特

把设计做到大师级别的人,我想没有是不热爱的吧,原研哉说过这样一句话特别触动我:“我是一个设计师,可是设计师不代表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应该是一个抱设计理想来生活、来活下去的人。就好象一个在园子里收拾整理的园丁。”是的,做设计应该就是像一个园丁一样打扫自己的园子。我一直认为兴趣才是最大动力,如果对设计这行业不够热爱,那趁早不要继续干下去了,热爱与努力是不是一回事。热爱是驱动力,努力是态度。就好比一辆形势的车,没有马达,多牛逼的造型也只是一个展示品。

匠心独特:其实就是花心思去思考,花时间去打磨。有了兴趣和对设计热爱,对设计的追求,怎么不会打造一个优秀的作品呢?这几年的设计经验我最深的体悟就是:设计方案一稿比一稿好,越花时间的作品越满意。:)

设计即是修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咏舍):小鲜肉设计师与老腊肉设计师

0

评论0

站点公告

 

AI创作与绘画大师,国内版chatGPT在线版本免费使用哦

点击打开: https://ai.uiya.cn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