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设计师不应该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例如懂一些运营的知识,也许可以让你明白设计背后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那么今天这一期教程给大家带来的是,店铺在视觉方向如何建立信任感,我会从什么是信任感,如何建立信任感,包括品牌塑造、真实性、品质性这些方向,去说明关于如何建立信任感的思路。最后还会做一些案例的演示。
移动电商建立信任感,可以不断地获得新的消费者及重复购买,在营销学中著名的AIDA模式已经不足以说明消费者购买行动的产生过程,顺应时代的变迁,AIDA模式也进化成为AITDAS模式。
它是英文的缩写,AITDAS模式就是在购物过程,它先是注意、再到感兴趣、信任、有渴求后行动、最后满意的话会再回头的一个过程。
在电商购买的过程,引发注意与兴趣的可以是很多家产品,他可能点进去这个看一下,点进去那个看一下。消费者看了这么多个店铺的产品,你如何留住消费者,并让他产生购买你家的产品的欲望呢,除却价格促销这些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信任感。
我来问一个问题吧,如果你想买正品的手机,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你会选择京东自营还是其他店铺?
销量的巨大差距已经给出大部分人的答案了。相对于普通店铺鱼龙混杂的卖家环境,我们一般会更信任大平台的自营店铺里面是正品。这种购物行为的背后推手就是信任感。接下来我会给大家说几个关于信任感的影响因素。
建立信任感的第一步应该是建立品牌。又回到原来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会选择京东自营?
来源于我们对其背后大品牌的信任。我们身边各个行业都有我们能一下子辨别的品牌,我们大部人的内心对这些大品牌的产品,是信任的。
这种信任属于“品牌价值”里的品牌认知。大品牌被更多的消费者熟知,同时也会认为大品牌会比小品牌有更多的资金,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质量控制、售后服务方向会更规范,更有保障。从而产生购买力。
在VI视觉系统上我们就能理解这种规范性了。越大的公司规范标准越高越严格。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让我们的品牌变得更让人信任。
就像我一开始不知道这个FILA这个品牌,(原谅我孤陋寡闻。)但是我被吸引进首页后,我就觉得它应该是大品牌。为什么呢?
因为它在首页里一直重复用logo的主打色红和蓝。包括一些文字的编排设计也显得比较规整。









拍摄的图片会比PS处理过的更真实。
你们相信这种对比吗?(怕不是把我当傻子?)连头发表情都一样,一看就是只是用PS调出来的对比,这种对比不真实。不要把消费者当傻瓜。这种欺骗一旦让消费者察觉到,就会不再信任你们的产品了。
包括使用合成的时候,合成最开始是因为有些概念性的场景很难拍摄或者为了减少拍摄成本才会使用合成,但是无论怎么说合成也一直在做出一种真实感。就像这个图最主要体现的就是洗衣机容量大的概念,尽管我们知道背后的海洋是不太可能的景象,但是画面的质感还是不错的,也不妨碍我们对这个产品的卖点的捕捉,也不会影响关于产品真实性的问题。
但是你的目的是想表现真实感,却表现不出真实感的时候,这种假的感觉会失去消费者对你的信任。就像这张海报,他想做出耳机在这种环境下的真实使用情景,但是这个画面却做得很假,这种场景其实最好是实拍,如果做不出实拍就尽量让它看起来真实或者换个形式。
合成可以有创意性甚至概念性,但是修图不就是为了让产品看起来更有质感吗?但是我发现现在很多修图都太过了,失去了作为产品本身的真实感。这两张榨汁机的图,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家的榨汁机购买?修图应该是在保证画面真实感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细节的调整。
人和产品一起存在的图片,或者有实际使用场景应用的图片会比简单摆放要更真实。










在体现品质感的时候,清晰和干净的图片比模糊和杂乱的图片看起来更有品质。
展示细节同时也会让消费者认为产品自信到可以展示细节,但是要注意,如果放大会暴露缺点的话,就不要选择展示细节。
在卫龙辣条一开始是左边这种包装的,在以前辣条几乎都是这种包装。后来巨大的包装变化让卫龙瞬间火爆,原来是因为之前的包装看起来脏脏的,让人觉得辣条不卫生,不愿意去购买。自从换了这种干净的包装后,人们的这种脏脏的感觉明显有了改观。很多的人会信任这个辣条是严格监管卫生条件的,也就理所应当地购买。
其实不止是食品上的,在很多行业都应该避免。在第一眼浏览时,如果我看到了这两张图,我可能觉得这衣服的质量不太好。






要是不信我们给他换件衣服试试。是不是莫名地信任感降低?
包括我们平时选择酒店也会通过到底是几星级的酒店去评判酒店的规模和是否干净。
前一段时间爆火的小罐茶就利用了这一点,它用大师制茶的专业性让消费者对它的品质坚信不移。
在这个详情页里它有个很特别的符号,这个意大利的国旗在详情页里一直被重复,就是想用意大利的手工匠心的概念让你更信任这个产品的品质感。
如果我去掉国旗后,你就能感觉得到失去了这种专业匠人的一种品质感。信任感降低。
在蒙牛伊利在电视广告或者海报上都会有内蒙古牧场的画面。因为内蒙古的这个产地会有更强的说服力。让消费者对牛奶是从牧场的奶牛身上来的产生信任感和安心感。
这种权威证明还有很多可以延伸的,包括明星代言、一些认证书等。
如果没有权威力量也没关系,如果有足够的数据说话就可以了。
数据往往代表多数人的选择。这来源于从众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会认为,大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服从多数,一般是没有错的。
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之前很多店铺都会刷销量刷评论。这就是营造一种,“我的店很多人来买东西,肯定不会有什么错,你也快来买吧。”这种感觉。包括以前大家都会用销量第一、销量遥遥领先来获取信任,但是新广告法说明不能用极限词后,这种表现形式就消失了。
演变成用数量的庞大来表示这种销量。所以数字在这里往往是最应该被强调的。
使用或者重复突出数据性文字,会让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增加。这种数据会暗示销量、规模、质量等优良品质。
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假如有两个人要娶你的女儿,甲说:“我会用一生来对你女儿好的。”乙说:“我会用一生来对你的女儿好的,我保证。如果做不到我就天打雷@#¥%&*。”这种情况下你会相信哪个人能对你女儿好?我相信是乙。
原因出现在最后,乙加了句“我保证”,一些包括后面的发誓,电影不是经常有这种桥段吗,你说什么我都不信,一发誓就立马相信了,这些承诺的保障感会让人对他的可信度增加了很多。
现在很多衣服都会有七天无理由这种承诺,因为很多人在网络上购买衣服的顾虑就是怕衣服不合身以及色差等,这个承诺确实打消了很多消费者的购买顾虑,没有任何风险,所以现在这个承诺也成为了是否购买衣服时的一个因素了。








再加上文字,这个案例就完成了。
这是对权威力量运用的思维。
这个是一个产品说明的详情页截取片段。它主要的问题是产品图是扣出来的,没有影子会让我们缺少一种真实感,而且因为外轮廓不平整,会有种劣质感。而右边文字的编排显得比较杂乱和随便。反正整体来看的话,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刚刚说的审美不够而让画面缺少品质感。
首先肯定是先换个产品图,选一个给人的真实感更强的图片。
在文字编排上选择这种秩序性比较强的标签式设计,整个版面会比之前的更有细节。
这种时候品质感就出来了。
其实这个画面表现上没有很大的问题,只是真实图片在画面里比重不够大。画面氛围没有体现产地是美国加州的这个信息,以至于产地的真实感不够强烈。
提高图片在画面的占比后,还要考虑图片的选择。真实感是为了表达信息的真实性,所以我选择了有外国人采摘的图片,来提高外国产地的真实性。
而且在这里地图的表现也不仅仅是一个外轮廓,还嵌入了美国国旗,强调美国印象。这样消费者浏览下来就会对这个美国加州产的水果有了视觉认知。
这个反面例子它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让这里的信息传达比较混乱,无法达到让人信任的感觉。


原文地址:研习设(公众号)
作者:研习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