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市!“争”论点——初级设计师的交互指南

从去年7月底开始,熟悉我的朋友会发现我的更文频率严重下滑。期间我总共推送了31篇文章,其中23篇是广告,自己写的只有8篇。这8篇中还包括两篇怼抄袭的,一篇之前就做好的产品分析。也就是说10个月的时间里,我只写了5篇真正的原创文章。非常感谢停更期没有取关的各位,今天算是正式官宣了:我的第一本当然说不定也是最后一本书《“争”论点——用户体验设计师的交互指南》终于在各大平台开始预售了。



为什么写书?


17年4月份,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在家看火箭对雷霆的季后赛,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联系我出书。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个邀请,最开始的时候,内心非常的狂喜,我甚至都想发个朋友圈装逼。但是冷静的考虑了一下,自己当时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都还没达到驾驭一本书的水平,十动然拒。但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有意识的去做这方面的准备。我开始去调研市面上这些设计类书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读者喜欢看哪些书,讨厌看哪些书。我简单的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 系统化


界面里的每一个元素都不是以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罔顾整体的影响,就会使得我们对个体的学习很片面,不得要领。因此,如果我要写一本书,那么我一定要将这些松散的设计理论进行系统化的梳理,解释清楚彼此之间的联系,从整个产品的维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2 通俗化


我经常看到设计师吐槽,一些文章每个字都认得,但是连在一起就看不懂在写什么了。这个暴露了当前设计类文章的一个通病——不说人话。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你想写一篇设计类文章乃至书籍,你自己懂多少并不重要。哪怕你懂的再多,你没有办法把你的观点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对方听。你可能依然还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但是你不是一个合格的作者。

“说人话”一直是我所追求的目标,我希望可以把设计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让大家更容易读懂。ps.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的智商很低,理解能力很差,别人跟我说的话我要琢磨好久才能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这个对于产品设计师或者作者来说,不是一个坏事。我觉得以我的智力都能看懂,那么大部分人也都能看懂了。


3 案例化



熟悉我的读者会发现我的文章中会出现大量的产品案例。这样做我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证明我的观点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吹牛逼,你看XXX产品就是这么做的,我是有根据的;第二,我希望可以减少读者的阅读成本,没有案例,读者需要自己脑补这个理论在产品中的实现方案。我希望直接把这个方案呈现出来,一目了然。



这本书里我同样加了大量的案例,总共351张配图,整理配图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期间我尽量找一下新的案例,甚至还包括了前段时间网易云音乐app 6.0改版的案例分析。



这本书写了什么?


本书共分为5章,各章内容介绍如下。


第1章:不管是产品经理还是设计师,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那么用户体验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衡量一款产品的用户体验水平?本章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产品用户体验的基本概念,将用户体验分为六大基本原则:有用性、可见性、易感知、易用性、容错性一致性,并且针对每个原则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阐述。


第2章:本章主要列举了几个让设计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例如:设计规范、界面适配、手势设计、异常场景设计。这些问题很多工作好几年的设计师都经常犯晕,这里我结合了大量的产品实例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第3章:界面中的元素主要可以分为8类:色彩、布局、间距、文字、图标、按钮、图片动效,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产品的界面。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在界面中合理地分配这些元素,让用户更好地使用。本章主要介绍了界面设计中基本元素的设计思路。


第4章:界面里的每一个元素都不是以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着眼点应该是整个产品。本章主要通过介绍常见设计体系的构建探讨设计师如何从产品的维度进行设计。


第5章:本章主要介绍常用组件的使用方法。很多设计师对于组件只做到了浅尝辄止:只会使用Toast通知用户,只会使用文本框让用户录入信息。他们不会深究每个组件的最适用场景。对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来说,一旦一个功能可以由多个组件完成,他就需要选择出那个最合适的组件。


为什么叫“争论点”


为什么取这么装B的名字?本来这本书的名字是很普通的《用户体验设计师的自我修养》,我在4群里征询了一下群友的意见,结果被群嘲。后来集思广益,大家提出了好多方案,投票结果显示“争论点”这个名字获得的票数最多。

而且从我最初翻译文章开始,我就不满足于“转述”别人的观点。我一直是抱着一个批判的态度去翻译,我从来不觉得他是大佬,所以他写的文章就是100%对的,我需要完全的服从。如果出现了分歧,并且经过了深思熟虑我依然觉得我是对的,那么我会把这一段去掉,自己来写。后来发现自己跟原作者分歧越来越大,而且老是删改有点不尊重别人。我就终止了翻译生涯,开始一心一意自己写原创文章。

因此各位在阅读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也是抱着一个批判的态度。我从来都不觉得我说的都是对的,我只是表达了自己的“论点”,你们可以接受,你们也可以反驳,来找我争论。争论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证明我的观点是错误的可能比单纯的接受我的观点给你们带来的收获更大,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如果在证明我是错误的过程中让你们学到一些新的知识,即使这些知识不在我书里,我亦感到不胜荣幸。


需要感谢的人


我这个人特别的头铁,当我做一个自己非常关注的事情的时候,我会特别的强势和偏执,无法沟通。所以首先需要特别感谢本书的编辑王静,她17年10月份就向我邀稿。18年5月份我正式下定决心开始写书到现在书的出版,整整一年,这本书经历了多次的改动,光样书我就收到了3本。感谢她一直以来给予巨大的帮助以及对我偏执性格的谅解。



感谢我的科密朋友夏彩云,在我最开始翻译文章的时候,远在德国的她一直在帮我审核文章的内容,保障了我文章的质量。17年也是她极力鼓动我创立自己的公众号,非常感谢。


感谢孙律明老师16-18这两年来启发和引导,让我去明白设计不止于界面设计。感谢贾考详在我18年转岗的时候给予我巨大的帮助。感谢行业里各位前辈对这本书的认可。



最后特别特别特别感谢所有关注我的朋友,你们的认可和支持是我埋头写书最大的动力。


购书渠道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链接或者“京东”搜索《争论点》就可购买。


赠书福利


为了答谢各位长久以来的陪伴,我将送出10本新书,大家可以在文章的留言区留言。我会从中挑选出10个幸运儿送出新书,活动日期截止到5月26日24:00

0

评论0

站点公告

 

AI创作与绘画大师,国内版chatGPT在线版本免费使用哦

点击打开: https://ai.uiya.cn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