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答疑|帕森斯学姐深度解析交互与视觉之分+顶尖交互院校分析


美龄学员:张愫

本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专业方向就是交互设计)(2016)

研究:帕森斯艺术学院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项目名称:MFA Design and Technology (2018)

现状:目前就职于纽约家Design and Marketing Agency 任职Interaction Designer

申请结果:(共申请6所,收到offer4所)帕森斯艺术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普瑞特艺术学院、加州艺术学院

帕森斯学姐深度解析交互与视觉之分

与顶尖交互院校分析

Q&A


(1V1免费咨询-微信号:Maylink_Edu)

交互设计其实是一个交叉学科,所以会有很多个不同的方向,所以大家在申请留学的时候肯定也都多多少少的会为此而困惑,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学校都会有一些问题,我当时也是这样的。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吧。

美龄君: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之间有何不同?交互设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交互设计分很多方向,且近几年技术更迭很快。我想着重介绍一下交互设计近两年所涉及的专业方向。

交互设计:UI/UE 用户体验, Installation (新媒体艺术+展示装置), Game, VR/AR, 服务设计, (HCI另一个很大的学术领域)

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有交叉,其实这两个都属于一个完整产品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视觉设计曾经的媒介比较传统,现在越来越多的在与技术,交互融合。

好的交互设计与视觉设计其实是分不开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交互设计师本身具有较好的视觉设计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校期间,这种优势比较明显。

交互本身是一个交叉学科,所以在读研究生期间会发现同学有各种各样的背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这样的。

一部分是学计算机出身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本科是视觉传达的,还有动画,建筑,广告策划,心理学等等。其实真正说本科是学交互设计的很少。

这块我也想说一下,国内外研究生教学体制上的区别,国内在研究生阶段除了修不同课程外,主要会跟着自己的导师做项目。

但是国外整体设计及艺术类的研究生设置与本科相似,只有在最终做毕设的时候会选导师。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外许多学生选择在研究生修一个和本科完全不同的专业,整体的课程设置是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修什么样的课。

美龄君:国外开设交互设计方向的学校都有哪些?

我会大致列一些交互设计方向的学校,主要分两大类:设计类和新媒体艺术类

先纽约地区的:

纽约大学ITP和Game Center(游戏专业,但也有人会一起申请)Parsons (Design and Technology)Pratt (Digital Arts and Animation:interactive art),SVA (Interaction Design)这四所学校风格上面有非常大的不同,纽大的ITP和Parsons (Design and Technology)项目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差别。

其中,纽大ITP更偏艺术的走向,几乎都是在做装置艺术,一部分人喜欢探究的是技术上面的实现以及再创造,还有一部分人完全是做新媒体艺术家的路线,课程里面是完全不会开设UI、UE的课程。

Parsons (Design and Technology)项目中有些人是在做新媒体艺术的,但主要还是在做设计,就是在做设计方向的UI、UE的。这个项目中设计类和艺术类的课程都可以找得到,就看你自己想怎么学。

Pratt的交互项目整体还是很偏艺术方向的,因为它整个细的分类,就已经是放在艺术院校部门下面,完全是做装置艺术的,从课程上面来讲,或者最后毕业设计的展览来讲,都完全是那种放在画廊里面的装置艺术,但是这个项目人数会比较少。

而纽约大学的ITP和Parsons(Design and Technology)真的是人数非常庞大的两个项目每届人数差不多80到100人。其实这也是国外院校不同项目的一个区别,可能有的人会不愿意在这种大的项目里面,有利于人脉的积累,资源的积累,而有些就更喜欢在人数较少的项目之中。

SVA (Interaction Design)这个项目,其实我了解不是特别多,整体来讲非常的偏商业设计,主要还是比较注重UI、UE用户体验这一方面的,也有一些商业合作课程,跟实际很接轨,很偏商业,这样的课程设置有一个优势就是学校出来的学生比较容易找工作,

除了纽约这些学校之外,开始交互方向项目的还有罗德岛艺术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卡耐基梅龙(CMU), 加州艺术学院,加州艺术大学, ACCD,南加州大学(互动媒体及游戏设计), 康奈尔大学(HCI)


(1V1免费咨询-微信号:Maylink_Edu)

美龄君:Parsons交互设计项目介绍

我在Parsons上学,我想再着重讲一下。

在纽约,我觉得这几所学校也会有比较类似的体验。在课程的设置上,还是很像国内的本科,有很多的课程来供你选择,课程涉及面很广,整体的教学体系较国内而言,会更系统全面一些,毕竟Parsons开设交互设计类项目的时间也比较早。

Parsons在专业课上面,非常遵循设计前期应有的一些原则和步骤,要不停的调研以及要不停的调研及prototype。Parsons也是纽约这几所学校中少有的非常注重论文的一个学校。

并不是你做一个作品出来就可以,每个学期专业课studio最终都是作品及论文一起交。所以这一点多少能体现出parsons是比较重视design thinking的,很重视前期调研,设计流程和最后的归类总结。

其他很多学校,除了有专门的理论课是需要写论文,其他的不会说是让你每做一个东西都要附一篇论文,但是在Parsons,所有的专业课都是这样的,每学期最后做的最主要的专业课作品,是一定会附加有一篇论文的。

Parsons从第一个学期,一直到最后做毕设,都还是非常注重你写作、调研的训练。这对于留学生来说也算是一种挑战,英语毕竟是第二语言,写作能力还是会有差距的。

在课程方面,除了专业课以及不同的选修课,还会有一些是合作课程。这些合作课程里面一些会跟其他学校合作,或者是跟其他的商业公司合作,还有一些会是跟比赛合作,这方面的课程如果利用好了,非常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作品集,如果拿奖对未来就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纽约的这几所学校类似的地方是会有许多商业及比赛资源,有一些公司会和学校开设合作课程及workshop,比赛等等。

纽约几所高校包括哥大,纽约这边的学校,还有康奈尔的一个校区,纽大,Parsons还会联合办讲座及展览的活动。比较有名的NYC Media Lab每年有展览,我去年有参展,然后也有与外面公司商业合作的比赛,有的团队最终就成功创业了。

我在帕森斯学习的期间,反正会有很多这种类似于work shop或者比赛的机会,你可以跟同学组队去参加比赛,有的是很短期的,但是会跟MIT合作,去参加他们的一个这种大的work shop,我觉得从中受益也是很大的。

美龄君:在美国读书如何求职?

国外的研究生大部分是两年项目,比较少的项目是三年的。两年其实时间很紧,作为留学生刚来会有一个适应期,同时课程密度和整体强度比较大。

但就算如此,这两年期间,我觉得还是主动去和老师同学交流,去寻找机会和资源。

作为留学生本来就资源有限,积累资源人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你一定要在这两年上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利用这两年的时间去积累资源,在毕业之后找工作的时候,会看到非常明显的变化。

在校期间的实习,比赛机会对未来求职都非常有帮助。我周边绝大部分优先找到工作的留学生还是有实习经验的,自身作品集比较完善的。我就是从实习直接转正的。让我省去了一部分找工作的烦恼,因为留学生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

大家可以事先了解一下OPT的问题,我所知道的NYU ITP,DT,Pratt的这三个项目都算在stem下面,所以OPT是三年的。正常文科及艺术类的OPT有效期是一年,所以只有一次抽工作签的机会。

OPT三年的可以每年抽一次,三次机会。虽然我们有3年OPT,但是找工作情况依旧严峻,毕竟留学生身份及语言能力还是处于劣势的。而且在毕业后OPT生效的三个月内必须找到工作,不然OPT会直接作废,需要直接回国。

所以在校期间有实习就会比较容易转换成正式员工。以及在毕业前各公司校招的时候把握机会提前找到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毕业后的这三个月,我周边还有不少人在找工作,三个月的期限也马上就要到了,所以压力就会很大。

美龄君:交互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交互设计在美国也是热门行业之一,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学校的交互设计专业可以拿到三年OPT,被归为STEM,证明是美国这边重视并稀缺的人才,被算在技术类里。

这一点也是优势之一,毕竟工作签现在越来越难抽中,直接有三年OPT的工作时间对于其他艺术类专业也算是豪华套餐了。

交互设计就业机会及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首先以Google, Facebook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待遇及福利也是豪华套餐级的,如果在校期间能拿到这些公司的实习机会,拿到正式offer的几率也会增加。

之前讲到要积累人脉,因为在美国这边找工作大多还是需要内推的。然后除了互联网公司,还有许多设计公司像比较知名的有IDEO, frog, huge等等。

互联网公司,设计公司还有广告公司都是想做UI/UE这个方向的同学们的好去处。还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公司及工作室会为博物馆及大型展览做交互装置,这一类公司其实是非常吸引我的,因为他们所做的项目不局限于网页端或手机端的界面设计。

他们会根据需求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大型装置,科普类游戏等等。与博物馆对接的属于科普教育类,也有为大型活动做展示装置的。

除此之外,一定还有一些朋友想当新媒体艺术家的,因为我自身比较偏设计,所以对这方面了解不是特别多。

美国这边有一种签证身份是签给驻地艺术家的,但是也是需要自身有一些获奖或参展经历,和这边的画廊有联系有合作的,才比较容易申请。


(1V1免费咨询-微信号:Maylink_Edu)

美龄君:如何准备作品集?

其实我当时的作品集基本上还是源于本科的所做的项目或者说课程作业,没有因为要出留学而新做东西,都还是在整理做过的东西,当时是在大四上学期,期间还会再做出一到两个作品来,基本上就是靠这些,我大大小小一共是八到九个作品,比较大的应该也就三四个。

因为国外的学校有的专业比较偏设计,有的比较偏艺术,根据这个情况,相当于做两版作品集,对于作品的着重点、顺序都稍微有调整,但整体其实风格是没有变的,只是做了一些细微调整,这样在申请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学校的风格,我会提交不同的那版的作品集。

至于作品集的基本模式,不同学校的提交要求可能会有点不一样,大部分都是排版做成pdf,从国外学校指定的一个网站提交上去就可以,也有部分学校愿意接受个人网站。

其实个人网站还是很重要的,提交申请作品,或者,你之后找实习、找工作、参加比赛也好,提交的都是自己的个人网站,做一个个人网站还是很有必要的。也不是说一定要在你申请学校的时候就一定要做,但是你日后反正有一个作品集网站在这边看还是比较好用的。

说到个人网站,其实当时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会需要做一个网站,你是要把这个网站做的多炫酷,不需要完全写代码,写自己网站,你可以用第三方来做。

但是这个网站需要记录你所有专业课的一个过程,你的调研,你的设计,相当于记录整个的设计过程,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习惯,你能看到自己在设计上的这个变化,把你自己所积累的所有东西。

无论是照片也好,画的草图也好,写上去的文字,反正全部都积累在这个网站里面,对于你日后在整理自己的作品集网站的时候,其实也是很有利的。

美龄君:文书与作品集之间有何关系?如何来准备文书材料?

文书与作品集之间的关系还是很重要,因为其实文书是体现了你一些作品上面的思想,以及你个人对这个专业的看法,专业的思想,在准备文书的这一块,其实我是交给美龄做的,我也没有太操心,最后做出来结果也很好。

这边真的会就是很认真的跟你聊,你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通过跟你聊,再来总结升华,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来写文书,并不是所有的文书都千篇一律这样。

因为毕竟这个是在表达你自己的想法,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你需要表达到位了,最后写出来的文书你才会觉得这个是你想要的东西,这个确实是在说你想说的东西,以及在表达你作品里想要表达的思想。

美龄君:留学申请是否要DIY?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机构?

因为我当时是选择应届毕业直接出国,同时还需要在学校里面上课做作品、考语言和准备申请,压力会比较大,就没有选择完全自己DIY,找了留学机构美龄,大部分的申请过程都是在大四上学期完成的。

从之前大三的暑假开始当时联系到的美龄,之后整个大四上学期,一直到最后1月底提交完材料,整个这个过程都是在那个时间完成的,其实还是蛮紧张的。

我比较需要留学机构帮我写作文书,以及部分择校的部分,我觉得确实美龄也是很好的帮我完成了这一部分。

作品集虽然都是整理以前自己做的东西,但美龄帮我做了作品集的翻译,并且联系已经出国的学姐然后来辅导修改作品集,针对不同学校的风格和申请经验来指导作品集修改。

美龄君:申请交互方向对于本科有何要求?

国外开设交互项目的学校,主要分设计类方向和艺术类方向。

大家都知道交互设计有做UI、UE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有做新媒体艺术,做装置的,因为技术在不断的更迭,现在VR、AR都特别的火,交互设计也有很多是在这些方向的,还有很多是在做游戏的。

国内的开设交互设计方向的本科院校不算特别多,国外相对更多一些。

我到外国读研究生之后,发现周边的同学来自各种不同的专业,有学视觉传达的、动画的、建筑的,广告的,心理学的,还有计算机等工科背景的,大家的本科背景各种各样,交互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不同的学科背景,更有利于大家在一起做东西。

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美龄君:交互设计作品集中可以提出暂未解决的技术问题吗?

学交互设计的同学可能并不是技术出身,所以一定会涉及到暂未解决的技术问题或者说是没有完全解决的这种问题,这方面是可以的。

在国外上学的过程当中,我觉得这边会更希望你起码在最后完成的prototype上面,技术是自己实现的。

在美国这边做东西,基本上是个人在做作品,从前期到最后技术实现都要你一个人完成的,对于技术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美龄君:在国外专门的艺术学院和综合院校有什么不同?

还是会有不同的,像纽大ITP,它就属于一个综合院校内,很像清华美院隶属于清华,你接触到的资源会有所不同,或者说是整个的倾向性会有所不同。

但是这边的艺术学院氛围也很好,会更开放,很尊重学生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在纽约,很多资源都是共用的,我们学校跟纽大像图书馆就是通用的,也会有一些老师都是两边学校都有交叉。


(1V1免费咨询-微信号:Maylink_Edu)

美龄君:申请交互方向,除去作品集托福成绩之外,还有什么是比较重要的?

我觉得比较看重你个人在本科期间的一个发展,比如说参加社团或者担任职务,是很好的一个加分项,毕竟国外学校还是比较喜欢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方面的经历也会让你的简历比较漂亮。

GPA这一块倒没有特别看重,达到一个基本线我觉得就好,至于语言,这是硬标准。

本科阶段的实习项目,在申请的时候一定是会有加分的,实习不是说去一个多么厉害的公司,而是说你在这个实习项目中起到多大作用,学到了多少东西?

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放在作品集里也好,文书里也好,都是很能表现自己的一个部分。

美龄君:清美信息系申请帕森斯等交互设计学院有哪些优势吗?

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讲,清美信息系的同学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本科就学交互设计,这种训练已经让你具备了一些专业的素质。

这些素质你到研究生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比较明显的一个差异。

比如刚开始想方案的思维过程,在本科已经经历了,研究生的时候会看得更清晰。

不需要像跨专业学交互方向的同学研究生期间还会再经历这个问题,在思维方面会占据比较大的优势。


(1V1免费咨询-微信号:Maylink_Edu)

0

评论0

站点公告

 

AI创作与绘画大师,国内版chatGPT在线版本免费使用哦

点击打开: https://ai.uiya.cn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