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没有交互设计的时代 糟糕的数字产品让人抓狂

这里有一个情景:现在有一个科技产品展览会,人很多,给大家介绍的接待员并不多,这里有各种能改变生活的数字产品,他们与用户进行着愉快地沟通与合作,一起来完成可靠的功能,而且好多小朋友们玩的不亦乐乎,父母为他们拍张照留念,最后用户很高兴的就买回家了。人机交互很和谐,商业也很成功。


但实际上像这样皆大欢喜的场景就是在现在也不是很普遍,这个场景一般出现在大型的科技城科技展,居于一二线大城市,连小朋友都能简单操作的更少(这里说的数字产品可不是大家常见的儿童学习机,而是智能穿戴、智能墙等)在设计进没有数字产品的时代堪比车祸现场!


是个麻烦

大家在电脑上看到什么样的场面最不舒服很不爽?就是“操作失败!”或者弹出一些机器的语言,尤其是不断弹出的时候,一动就失败,怎么操作都不能如愿,抓狂,无语!这些体验都是很不爽的,这些软件不能有效的记住我们想让他们记住的数据,他们也总是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站在人的思维中,并没有觉得我们哪里错了,我们有的只是无助。可能只是想用一下隐藏功能,但是怎么点都出不来,这样的数字产品是失败的。 好多人说“我老了,这些新东西我玩不来!”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

即使是划时代苹果手机,刚开始时也不能在会议时主动把打进来的电话转为语音信箱,即使在日程上已经有了会议标记,苹果手机可是曾经用户体验极佳的数字产品。是技术不够吗?

就拿 “重命名”这个简单常见的操作来说来,需要先把文件关闭,再去更改文件名,或者采取另一个途径,但内个就更麻烦这里不再赘述。

是生产制造这些数字产品的技术不够吗?当然不是啦,一般这些开发技术出自很多著名理工大学毕业的程序员,来自软件工程、计算机等学科领域,所以技术层面真的没话说。那哪里出了问题?因为没有设计,没用以用户为核心的体验设计,开发数字产品之初企业家简单的人为,既然是软件,用程序写出来就好,没有产品的思维,更别说设计,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这个行业由程序员独占,其实真正客观的讲,实际上他们只是精于把方案实现,把程序完美的写出来,但他们对用户体验、设计方案并不在行,没有系统的方法与知识,最后导致方案的逻辑不够,用户体验失败。

他们有的时候以为客户会向他们一样去理解数字技术,弹出来的对话框有好多会有“行话”,例如“请指定IRO”等,还有若要使用一个功能,必须打开一个我们真的感觉不需要的界面,在执行一些莫名其妙的工作;这也不能怪程序员,他们也没做错什么。还有一个出自《About Face》的经典例子:一个小伙决定把文档保存之后打印出来,而打印之后想要关闭文档,机器又要问“确定保存吗?”因为计算机以为刚才的 “打印”又修改了文档,当然人肯定不会这么认为

计算机本来使用来为我们的工作甚至生活提供便利的,但却要多做很多“技术工作”让人苦不堪言!

交互师的准则是什么,就是理解用户的期望、需求、动机和使用情景。

设计出现在数字产品开发,目的是让产品的形式、内容行为、行为可用,能让人满意,而且在技术、经济上切实可行。

(内容真实性已考证,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评论0

站点公告

 

AI创作与绘画大师,国内版chatGPT在线版本免费使用哦

点击打开: https://ai.uiya.cn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